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菜贱伤农” 怪圈如何走出

2017-07-16 13:07来源:人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正是鲜桃成熟时节,走进四川大英县卓筒井镇三兴村,山坡上桃园片片,密结的桃子压颤枝。丰收的桃园里,每天都有20多辆卡车拉货,忙碌的村民喜笑颜开。“今年鲜桃收入肯定不低于10万元!”50多岁的桃农谭斯列高兴地说。

 

  “谷贱伤农”“菜贱伤农”,这是分散农户面临的普遍难题。如何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大英县探索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四方联动的“产联式合作社”模式,整合生产要素、激活生产力。2016年,县里试点产联式合作社,涉及土地8400余亩,受益农民1.13万人,人均增收1840元。今年这一模式在全县推开,促进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

 

  资本联投、生产联营、效益联赢,四大主体抱团发展

 

  走进天保镇花天坝村,种植大户漆长碧正在黑玉米地里锄草,玉米秆已经齐肩。“去年4亩多黑玉米,收入8000多元。今年种了13亩,按现在的长势,收成也该不错。”

 

  花天坝村村支书王林介绍,靠产联式合作社带动,去年全村试种150亩黑玉米,亩收入比种其他作物高出1000多元,群众的热情很高,今年增加到了350多亩。

 

  大英县位于川中丘陵地区,资源匮乏,脱贫任务繁重。县里探索建立以激活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四大主体为核心的产联式合作社。

 

  资本联投。农户以土地和劳力参与,村集体和国有农业开发公司以产业发展基金投入,工商资本投入资金和技术,政府注入政策性资金,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生产联营。通过村集体组织发动、农户定责生产、企业指导的方式,实现组织一体化、管理精细化、生产标准化。

 

  经营联动。发挥企业市场优势、村集体管理优势、农户劳动力优势以及政府资源整合优势,建立“政府围绕增收转、企业围绕市场转、农民围绕生产转”的市场化经营体系。

 

  效益联赢。政府投入不分利,最大限度保障其收益最大化。再通过精深加工、品牌创建提升附加值,农民增收渠道由窄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由虚向实,企业盈利由薄变厚。

 

  风险联控。建立以最低保障为支撑的农民收入兜底机制、以企业和农民为主的收益分配机制,将各方权益牢牢捆在一起,实现利益共沾、风险共担。

 

  卓筒井镇发展油桃产业,375户农民以3100亩土地及果树加入产联式合作社,企业与村集体投入309万元,企业负责定标准、统购统销,村集体负责组织农户,农户负责自有土地的果树管护,利润按农户、村集体、企业8∶1∶1进行分成,农户根据承包地产量可进行二次分配。

 

  “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咱农民种田没啥担心的。”谭斯列坦言。去年全镇油桃产业实现纯利润900万元,农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

  一起搭台“做饭”,风险共担,企业下乡不再难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