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抢红包”购机票中奖短信样样须小心

2015-02-12 20:57来源: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北京2月12日 记者余瀛波 随着春节临近,从去年开始流行的“抢红包”活动又在微信群里渐渐活跃起来;过年期间,不少人还喜欢向远方亲朋好友发一条祝贺短信;在外打工者回家过年还得靠手机抢一张回程票……在新年期间,手机的应用会比日常工作时还多,但在用手机网购的同时也存在了诈骗陷阱。

    今天,北京市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对于各类手机支付都要提高警惕,切忌乱点链接,以免落入诈骗陷阱。

    据了解,最常见的一种诈骗陷阱是中奖短信。北京市消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许多消费者反映经常接到中奖短信息,尤其是节日期间以各种名目的中奖信息应接不暇。此时,就需要消费者认真分辨,莫贪小便宜。有的短信一旦点击虚假中奖短信中的链接,轻则中病毒,严重的可能导致密码等隐私被盗损失惨重。

    因此,凡是收到这种带有链接网址的短信或微信,包括微信圈分享的不明内容,即便是同事、亲友之间传送的,也不要轻易点开,如果通过短信预览功能看到是类似短信后,可以立即删除,以免感染手机病毒。

     这位负责人同时提醒消费者,手机办年货切忌乱点链接。该负责人介绍,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使许多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年货不用坐在电脑前,拿出手机即可轻松完成。但是有消费者反映,在电商网站用手机付钱拍下年货后就接到自称是网店客服的陌生电话,以下单不成功退款为理由进行诈骗。

    北京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在接到这类电话时,一定要与对方在该类网站的沟通工具上沟通,且切记不要告知任何人验证码,也不要乱点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手机一旦不能正常收发短信,要马上送检。

    此外,针对春运期间的网上机票购买,不要轻信来自搜索引擎和网站广告推送的特价机票信息;不登录未经官方认证的网站;不盲目相信所谓的超低价机票。

    北京市消协还提醒消费者,网购收货时一定要“先验货,再签收”。在快递公司员工送到货时当面打开货物确认,如确认快递所送货物是你需要的,没有任何问题,再签字;一旦发现商品有问题请不要签收,直接退货。尽量不要让别人代签收,因为这样一旦发生货物与描述不符,很难确认责任。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