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近七成受访者认为权力"家族化"严重:房地产领域突出

2014-04-23 12:25来源:人民网浏览:手机版

77.2%受访者认同权力“三化”现象,“家族化”危害最甚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4年4月4日-11日

调查样本: 5864份(网络调查5439份,随机书面问卷425份)

数据处理:网络调查占权重70%,随机问卷调查占30%;数据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网络支持:人民论坛网、凤凰网、网易

调查目的

本网讯  十八大以来,中央查处了一系列腐败大案要案,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腐败大案要案,多是窝案,背后往往存在权力个人化、家族化、部门化(简称“三化”)的权力运行、使用异化现象。如何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很好地解决权力“三化”问题,尤为关键。那么,权力“三化”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存在?根源是什么?又该如何治理呢?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进行了专项调查。

调查结果

◆68.8%受访者认为权力异化程度严重,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权力家族化危害程度更严重

◆公众认为房地产、组织人事方面权力异化更为突出,64.7%受访者认为基层搞“裙带关系”现

象普遍

◆超半数公众认为县一级权力异化更为严重,“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位列最应整治现象首位

◆公众认为治理权力异化的关键举措是深化改革、强化监督、加大问责

权力异化尤其是家族化,已经成为各方忧心的重要问题

68.8%受访者认为权力异化程度严重

在“您是否认同存在着权力部门化、个人化、家族化等权力异化现象”问题调查中,60.7%受访者选择“非常认同”,16.5%选择“比较认同”,11.2%选择“不太认同”,11.6%选择“不认同”。合计77.2%受访者认同当前存在着权力异化现象,这充分说明了权力异化现象已经成为各方忧心的重要问题。

不仅如此,在“当前权力部门化、个人化、家族化现象严重程度”问题上,57.8%受访者选择“非常严重”,11.0%选择“比较严重”,18.2%选择“不太严重”,13.0%受访者选择“不严重”。综合来看,68.8%受访者认为权力异化程度严重。不少受访者都表示,本姓“公”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异化为干部的“私权”,成为干部为个人、家族谋利的工具。

当前权力异化有着一条清晰的链条,包含着如下三个向度的异化:公共权力部门化。一些行政执法部门权力行为有着强烈的利益导向性,他们或者借执法之名行保护违法之实,或者挖空心思设租,以非法利益供养执法队伍。比如,湖南某市公路局对超载车辆只罚款不卸载,罚款有500元档和1000元档的“包月套餐”,超载车辆只要交了“套餐费”,就可在一定时间内任意超载。如此,治超变成一种超载赋权活动,成了权力部门的生财之道,而这离治超的初衷不啻十万八千里之遥。

部门权力个人化。在某些领导干部眼里,“权”已幻化为“钱”,于是在权力变异为部门化之后,他们还会绞尽脑汁把权力异化为满足一己之私利的工具。这里的公权力个人化,主要体现为部门 “一把手”的权力个人化,而且这种权力是高度垄断、缺少监督的。他们或私设“小金库”,通过“一支笔”把公家的钱放进私人的腰包;或权权交易,编织关系网,毒化官场风气;或利令智昏,大肆索贿受贿。

个人权力家族化。有受访者谈到,领导干部毕竟是公职人员,在寻租腐败上,往往会有诸多“不便之处”,于是他们就会“全家总动员”,通过内外家族勾结,谋取私利。比如,受到各方关注的“房叔”“房婶”“房媳”等都是权力变异为家族化的生动体现。

对于上述所列的权力三个向度的异化,哪个危害程度更严重呢?调查结果显示,56.0%受访者选择“家族化,个人权力演变为领导亲属、身边人的不当得利”,28.7%选择“个人化,部门权力演变为个人私利”,13.4%选择“部门化,权力演变为部门利益”,1.9%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权力家族化危害程度更严重。

有专家称,近年来,基层政府中权力“家族化”现象正爆发性、多发性地出现在公众面前,更为严重的是,“世袭”的方式已从一般的父子、母女间的单线“传承”转变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态势。权力家族化展现了“官场生态”畸形化的危险倾向,自然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愤慨的对象。
    房地产领域、组织人事方面的权力异化更为突出

64.7%的受访者认为基层搞“裙带关系”现象普遍

在“权力个人化(或家族化)、部门化现象在哪些领域更为突出”调查上,60.7%受访者选择“土地工程项目、房地产领域”,55.3%选择“组织人事方面”,其他各项得票率分别为“公检法系统”(38.6%)、“矿产资源领域”(31.6%)、 “医疗、药监领域”(24.3%)、“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18.6%)、其他(11.6%)。房地产领域、组织人事方面位列权力异化最为突出的前两个领域。

房地产领域可谓是生动地展现了权力在三个向度的异化。就权力部门化来看,在普通百姓望房生叹之时,各地的“公务员小区”仍旧屡屡见诸报端。有通过集资合作建房的,有挤占经济适用房名额的,有直接进行福利分房的,等等。总之,权力部门总有办法维护“自己人”的住房利益。就权力个人化、家族化来看,房地产领域已经成了官员腐败的“温床”。比如,近日被提起公诉的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谷俊山,据称曾染指北京二环黄金地段周边军队地产达数十块,拥有数十套房。

组织人事方面的权力异化位列第二位。不少受访者向记者反映,当前在用人方面,仍存在任人唯亲、买官卖官、扶植亲信、排除异己等现象。百姓的这一心态,在“基层用人唯亲和搞‘裙带关系’等现象是否普遍”问题的调查上也得到了印证。对这一问题,53.2%受访者选择“非常普遍”,11.5%选择“普遍”,24.6%选择“少”,10.5%选择“很少”,0.2%选择“说不清楚”,综合来看,有64.7%的受访者认为基层搞“裙带关系”现象普遍。

调查采访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令人深思:某县召开县乡换届常委会,各常委都在自己的管辖领域进行提名,每一个常委都很讲原则很讲人情,都不对其它常委的提名表示异议,所有常委提名提拔的干部都是全票100%通过,会议开得很短并且很快也就公示任职了。毫无疑问,所提拔之人都是各个常委的“心腹重臣”。如此用人,显然难以经得住“公平”的推敲,其中的“猫腻”也自然不会少。虽然这仅仅是一个例子,但却已经成为了基层选人用人的普遍现象。

此外,在矿山开采、公路建设等项目中,一些掌握权柄的行政官员和管理者进行形形色色的权钱交易活动。在财物审批、政府采购、药品器材购销中,取回扣、拿提成、收礼金、领咨询费、服务费。在司法执行上,吃了被告吃原告,等等。这些异化现象,同样值得警惕。

县一级权力异化更为严重,最应整治“官商勾结,权钱交易”

88.9% 选择“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最应整治

在“您认为权力个人化(或家族化)、部门化现象在哪些层级更为严重”问题调查上,50.6%受访者选择“县一级”,20.1%选择“乡镇一级”,19.8%选择“中央各部委一级”,6.8%选择“省市一级”,2.7%选择“其他”。“县一级”得票率过半而位居首位,充分说明了县级权力异化更为严重。

一般来说,远离中心城市的县一级处于“山高皇帝远”的“政治地理边缘”,这就使得很多官场潜规则更容易流行。尤其是县委书记权力过大,他们的权力异化更为引人关注。有位基层公务员向记者透露,有些县委一把手,“土皇帝”派头十足。相比中央、省里权力运行而言,县一级对权力的监督过弱,往往是上级的监督 “鞭长莫及”,人民的监督“软弱无力”,同级官僚“敢怒不敢言”,这就很容易使得手握大权的一把手自我意识膨胀,甚至滋生唯我独尊的狂妄心态。

省级、中央各部委一级的权力,虽然较之基层,要更为公开透明、更为规范化,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比如,不少省部级单位仍旧把“一亩三分地”的部门利益看得过重。近日再次受到各方关注的京津冀一体化,实际上已走过30多个年头,而今仍旧举步维艰,其核心原因仍旧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权力异化思维在作祟。再如,省部级高官蒋洁敏、刘铁男、冀文林等“老虎”落马,让百姓看到了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也暴露出了省部级单位权力异化现象仍旧触目惊心。

在“最应该整治的权力异化现象”问题上,“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得票率88.9%)、“欺上瞒下,弄虚作假”(74.8%)、“拉帮结派,结党营私”(70.9%)、“任人唯亲,封妻荫子”(69.3%)、“惟上是从,形式主义”(65.3%)、“脱离群众,官僚主义”(62.1%)、“独断专行,盲目决策”(59.2%)、“庸碌无为,失职渎职”(54.6%),每项得票均超过了五成。这说明,上述权力异化的现象,都应成为党纪国法整治的对象。其中,“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得票率遥遥领先,说明公众对这一权力异化现象尤为愤慨。

有受访干部谈到,不少官员们眼看着商人凭经商发财,艺人凭演出致富,文人凭笔耕挣钱,就得了“红眼病”,就开始凭“官印”换钱。于是,不少官员都走向了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之路;每个贪官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红顶商人”在鞍前马后地“服务”。十八大后,落马的诸多高官与商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显现出政商合谋的趋势。如李春城落马,被曝是由“先进去”的成都工投原董事长戴晓明牵出,李春城落马后,成都兴蓉集团原董事长谭建明等又被调查。
    深化改革、强化监督、加大问责构成治理权力异化的“铁三角”

四成多公众认为中央从严治吏对矫治权力异化的效果好

公权力的异化行为,是我们时代的一颗“毒瘤”。中央推出了系列整治官风的举措,对于矫正权力异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百姓如何看待当前中央从严治吏对矫治权力异化的效果呢?调查显示, 17.1%受访者选择“非常好”,24.0%选择“较好”,40.5%选择“一般”,12.0%选择“不太好”,6.4%选择“说不清楚”。四成多公众认为效果好,四成多认为效果一般,一成多认为不太好,这说明中央仍需加大力度,治理权力异化现象。

在“治理权力异化的关键举措”问题上, 68.7%受访者选择“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67.2%选择“强化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66.2%选择“加大问责,给权力带上‘紧箍咒’” ,53.4%选择“实行官员财产公开化”, 53.2%选择“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深化改革、强化监督、加大问责列前三位,实际上改革、监督、问责也构成治理权力异化的“铁三角”。

“深化改革”就是要继续打好简政放权这门“当头炮”,适度分解权力,从源头上减少权力过分集中的情况。有专家称,要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一言堂”局面,就是要将掌管人、财、物等容易腐败的权力,变一人掌握多项职权为多人掌握某项职权,实现分工负责、平行交互制约。“强化监督”就是要形成人大、政协、上级政府、同级官员、下属干部、普通百姓等各方主体、全方面监督的态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大问责”就要加大对滥用权力者的惩处力度,让官员伸手必被捉而“不敢腐”。

此外,这一治理“铁三角”还需要制度建设来保驾护航。英国思想家阿克顿有句名言是:“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因此,要想“驯服”权力这匹“马”还需“拴上制度的缰绳”,要以制度来监督权力运行。

结 语

权力异化现象不可小觑。当下,在不少官员眼中,权力是个人的私有物,是自己可以任意支配的东西。于是,本来神圣的的公权力异化了,本来利用权力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却成为了权力的支配对象,变成了权力的奴隶。异化的权力是对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大威胁,犹如疾病一样侵蚀着我们党的肌体。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

虽然权力在三个向度的异化,危害程度都很大,但相较来看,权力部门化谋求的是部门利益,个人虽然也获利,但还有着部门这块“遮羞布”;权力个人化则是直接为领导个人谋利了,但因某些贪腐官员仍旧有着为民情怀,仍旧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所以百姓对于领导干部借公权谋求个人私利尚有一定的包容度;而权力家族化更多地是为亲属谋求不当利益,这些亲属往往行为嚣张跋扈,腐败数额巨大,百姓对其可谓是深恶痛绝。由此看来,这三个向度的异化程度不断加深,所以百姓对其的担忧顺序就成为了家族化——个人化——部门化。

中央从严治吏,效果初显。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及推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吃喝卡拿要”少了,逢年过节需要“打点”的也少了,可以说,这类权力异化,得到了很好的矫治。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矫治权力异化也并一日之功所能及。中央仍需继续出“重拳”,用“重典”,以期更好地矫治权力异化怪象。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马静)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