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张海芳:学生的召唤让我“杀个回马枪”

2014-04-12 12:53来源:中国教育报浏览:手机版

河北省武安市山村教师张海芳

学生的召唤让我“杀个回马枪”

  因为喜爱学生,张海芳留在了大山里。他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用勤奋和努力到山外学习更多的知识。

  张海芳号召老师们各显其能,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他是乒乓球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

  张海芳和妻子都在这所学校工作,只有晚上回到校内简陋的宿舍里,才得空聊聊天,女儿现在武安市上高中。

  忙完一天的工作,张海芳在一台旧电脑前开始“充电”。他说:“这里相对闭塞,出去学习交流困难大,自学也要更新观念。”

  让寄宿学生吃上既经济、卫生又有营养的饭菜,张海芳费了不少心思,看着学生身体壮实起来,张海芳从心里高兴。

  每晚熄灯后,张海芳和值周教师都要到学生宿舍查看,若是赶上变天,半夜起来为学生关窗、盖被,已成为张海芳的习惯。

  学校门前是一条穿村而过的山间公路,车辆不少。放学时,张海芳和教师护送走读的学生过马路,确保学生安全。

  本网讯  俺们乡马店头中心小学校长张海芳,曾由乡下上调到市里学校工作,可他又回到村里来教书,挺让大家佩服的!”日前,记者从河北省武安市驱车50多公里山路,来到活水乡马店头村采访时,活水乡中心校校长范俊秀是这样介绍张海芳的。

  张海芳这名字像位女老师,而在校门口等候记者的是位中等身材、穿着利落得体的男教师,他就是张海芳。“这是个寄宿制小学,远处李家庄等10个自然村的50多名学生在这里寄宿就读,我们16个教师轮流在学校值夜班。”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张海芳介绍说。

  1991年8月,张海芳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活水乡马店头中学。他带的第一个班被称为“刺儿头”班,也是毕业班。“我那时和初三的孩子差不了两岁,虽然在学生眼里缺少‘威信’,但没有代沟,容易跟他们交流。”年轻的张海芳就天天吃住在学校,每天和班里孩子泡在一起。一个学期下来,张老师成了“张哥”,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团结,学习劲头儿也上来了。“当年毕业考试,这个班综合成绩排名年级第一。”20多年过去了,每年春节,这班的学生都会来找张海芳搓一顿儿。

  记者忍不住问张海芳,上调市里工作后为啥主动回乡教书呢?“其实是有段插曲的。”张海芳说。2007年7月,武安市新建第五中学,因为那时张海芳的孩子快要上中学了,于是张海芳参加了该校教师招聘,结果他成功应聘。由于踏实肯干、教学效果好,张海芳很快被学校任命为教务处副主任。在这里工作将来可以照顾到市里上中学的女儿,再找机会把全家搬进城里,而立之年的张海芳开始谋划今后的生活。但是,2008年新学期开学伊始,张海芳收到的一封信,让他改变了人生的规划。

  信是张海芳2006年在马店头中学教过的一个班学生集体写的:“张老师,我们班32名同学对您说:我们想您!学校又有两位老师调走了,您回来吧,我们需要您……”孩子们质朴的话语、真切的期盼,深深打动了张海芳的心。“人生几十年,到底怎样过才更有意义?在最需要我的地方工作,才更体现生命价值,更能收获成功的喜悦与幸福。”几个难眠之夜的思索让张海芳做出返乡的决定。经过耐心与妻子、女儿解释,张海芳在当年的9月正式向教育局提出申请,如愿调回到马店头中学。“回去那天,乡长、校长、乡亲们专程在校门口接我,孩子也挤在门口一个劲儿地喊着‘张老师’。那个幸福劲儿就别提了!”张海芳笑着说。

  2010年,马店头中学撤并,张海芳被任命为马店头中心小学校长,并负责周围10个山村教学点的管理工作。近三年,马店头中心小学先后被评为武安市“小学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基层学校先进单位”,张海芳个人也荣获“邯郸市优秀教师”、“感动武安教育十大人物”等称号。(记者 樊世刚/摄 周红松/文)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