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法治热点:两办印发全面推行林长制意见·唯品会被立案调查
核心提示: ·最高法: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等新规定要准确适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 ·最高法指导性案例明确正当防卫如何适用 ·2020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公布 ·中央纪委印发规定规范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责问责审查调查工作 ·最高检发布首批检察改革典型案例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唯品会涉嫌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调查 ·最高法院、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为律师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的意见 每周法治热点(专题)本期(1月11日-1月17日)内容如下(按新闻发布时间先后为序): ■最高检挂牌督办信访5年以上疑难复杂案件 过去一年,最高检提出“十项措施”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排查出信访5年以上的疑难复杂案件348件,最高检挂牌督办,已办结344件。对一些久诉不决的“钉子案”,由检察长包案。最高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接收群众信访92.7万件,同比下降4.3%;重复访比例27.3%,同比减少3.1个百分点。 ■最高法: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等新规定要准确适用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刑事责任年龄等规定作出了调整。在10日举行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要贯彻实施好刑法修正案(十一),准确适用关于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妨害传染病防治、非法从事人类基因编辑和克隆胚胎、规制金融市场乱象、打击药品“黑作坊”、高空抛物、抢公交车方向盘、冒名顶替上大学、侵犯知识产权等新规定,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最高法指导性案例明确正当防卫如何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12日公布第26批指导性案例,包括4件刑事指导性案例,供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参照。其中的指导性案例144号“张那木拉正当防卫案”中,张那木拉在他人突然闯入其私人场所,实施严重不法侵害的情况下进行反击,造成一死一伤。法院二审认为,其属于制止不法侵害的正当防卫行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我国征信业将迎来新规征信机构不得过度采集信用信息 为促进我国征信业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应当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采集。 ■2020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公布
1月13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2020年度“扫黄打非”十大案件,包括利用网络直播、引流导流、架设淫秽网站等方式传播淫秽物品,制作传播非法出版物、侵犯著作权、网络水军删帖、假记者敲诈勒索等类型。据统计,2020年全国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1万余起,其中刑事案件3218起,刑事处罚5000余人。
1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王淑梅,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文平,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宇飞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意见》是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度发布的第一份司法文件,分七个部分三十条,明确了人民法院服务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总体要求及重点领域的具体举措。#p#分页标题#e# |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邓州市政府招商设陷阱 一外地女商被骗780万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