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小麦加夏谷”种植成功 冀东地区实现一年两熟
光明日报讯(记者耿建扩、陈元秋 通讯员唐代清)10月中旬,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泥井镇崔家坨村的50亩示范田里呈现出一派喜人的金黄。经过测产,这茬夏谷平均亩产为350公斤,达到了国内目前夏谷产量的中等偏上水平。这标志着“春小麦加夏谷”的种植模式在当地取得了成功,实现了粮食作物一年两熟的历史性突破。 正忙着收割谷子的农民王玉刚高兴地说:“我家这亩地今年种植春小麦卖了将近1000元,这次谷子又能卖1000多元,一年收两回,挣两份钱,这可是破天荒的好事儿,来年我还得多种!” 秦皇岛市昌黎县所处的冀东地区无霜期一年大约是190天,零度以上的积温是4200度,在整个生育期间,小麦需要的积温是2200度,谷子的积温是2000度。由于受纬度和气候等因素影响,无霜期较短,积温较低,因此当地农作物种植一直存在“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现象。 为了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业和生物科技学院教授、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林小虎带领专家团队,通过充分调研论证,不断探索适宜多茬次作物栽培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林小虎团队历经8年攻关,比对了50多个品种的粮食作物与多种管理方法,成功研究出了“春小麦加夏谷”一年两熟栽培模式。同冀东地区粮食作物传统上一年一熟种植模式相比,一年两熟栽培模式每亩地效益至少提高500元以上。 “春小麦加夏谷”一年两熟栽培即在当年3月10日播种冀东地区普遍种植的春小麦“津强10”,6月下旬收割;7月1日播种夏谷“冀谷39”,10月中旬收割。“冀谷39”具有生长期短、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同时,团队还总结出一整套简单易行的夏谷管理方法,使生产成本降低了三成以上。 据林小虎介绍,秦皇岛以及邻近的唐山、廊坊,适合“春小麦加夏谷”一年两熟栽培模式的土地面积大约有80万亩。与秦皇岛纬度相近的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一带,这种一年两熟模式也有推广应用的前景,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有着积极作用。(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邓州市政府招商设陷阱 一外地女商被骗780万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