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期间参加社团活动,可别上了“李鬼”的当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罗争光)新春佳节,一些协会、商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纷纷开展活动。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提醒,参加这类活动务必留心这些机构是否合法,防止被骗敛财。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非法社会组织是指未经民政部门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组织,以及被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组织名义活动的组织,也包括筹备期间开展筹备以外活动的社会组织。多数非法社会组织以圈钱敛财为主要目的,它们往往以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资金项目、颁发奖状证书等方式收取费用。不少非法社会组织冒用国家战略、冒用党政机关名义,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声誉。 据介绍,非法社会组织的名称迷惑性很强,很多非法社会组织在名称上类似在民政部门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或者国际性社会组织,网页宣传上抄袭合法社会组织的官网内容,使得社会公众难辨其到底是“李逵”还是“李鬼”。从冠名上看,非法组织往往冠以“中国”“中华”“全国”“世界”等“高大上”的名头;从业务范围上看,往往跟风国家战略,使用“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精准扶贫”等社会公众关心的热词。 要识别这些社会组织是否为“李鬼”,其实也不难。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提示,通过其官方网站“中国社会组织网”(http://www.chinanpo.gov.cn/index.html),或者关注其“中国社会组织动态”公众号,均可查询。同时,公众发现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线索也可向民政部门举报。 据悉,民政部目前已开始采取多项措施治理非法社会组织,包括与公安等有关部门一道组织一次对非法社会组织专项排查治理行动,重点打击借服务国家战略圈钱敛财的非法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公众举报非法社会组织,及时公开曝光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与公安、工商、网信等各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大对非法社会组织及其直接责任人的打击力度。(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邓州市政府招商设陷阱 一外地女商被骗780万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