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笔忘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本网讯:当互联网时代到来时,当计算机打字普及化后,你会发现自己不用手写,直接用拼音输入就能代替写字,久而久之有些字被我们淡忘了。这些自小就学过,并且在长大后被无数次书写的汉字,在我们需要提笔落字的时候,却越来越经常地出现一个尴尬的停顿……
最近,一档暑期文化类节目《汉字风云会》火了,引发了网友们对“提笔忘字”的共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荧屏语文课掀起暑期听写风 这个暑假,文化类节目成了“黄金档”的新宠儿。从《中国诗词大会》到近期正在热播的《汉字风云会》,不断在激起大家的“汉字魂”。在《汉字风云会》之前,同为关正文出品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堪称近年文化类节目的发端之作。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根,书写能力是事关民族未来的大事,“如果把文化节目当成时髦,轻率废旧立新,那是浮躁的表现,只有在坚守中创新,才是真正的担当。” 与其他汉字类节目不同,《汉字风云会》的选手以小学五年级左右的孩子为主,所涉内容大多是生活中的常用字词。未雨绸缪怎么写?打钩还是打勾?订书机还是钉书机?不少网友表示边看节目边听写,当遇到“熟悉而又陌 生”的字时只能拿出手机依靠键盘输入法提醒。很多孩子们写起来游刃有余的常用字词,成年人在书写时下笔却困难重重。 提笔忘字,写字全靠输入法;词汇贫乏,爱你只会么么哒。《汉字风云会》挑选了大量常用易错和应知应会词语进行考察,例如:是“副作用”还是“负作用”;是“笼络”还是“拢络”?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说过:“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基础是什么呢?信息的基础就是我们讲话、写文字,所以语言文字是信息化的基础。”节目参赛的是小学生,实际上考验的是成年人在网络时代的汉语词汇积累和书写能力。 当代诗人流沙曾说过,“每个汉字都是一条路,带领我们回到传统文化的故乡。”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它不仅有书写传播的工具价值,而且承载了民族历史记忆,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不能忘了自己身上的“汉字魂”。(责编:李凤伟)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下一篇:众里难觅母婴室,妈妈们好尴尬!
- 上一篇:重磅!非法经营卷烟案告破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邓州市政府招商设陷阱 一外地女商被骗780万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