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以“招工”为名的八大骗局
本网讯 杭州2月17日电(记者 岳德亮)春节过后,随着外来务工人员返城高峰的到来,找工作的人陆续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招聘来骗取钱财。浙江公安、劳动等部门的专家盘点以“招工”为名的八大骗局,提醒广大务工者谨防上当。
——“皮包公司”合伙诈骗。一些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专家提醒,求职时必须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将本人的身份证、暂住证等有关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防止被骗子所控制。 ——收取服务费后借口敷衍。一些中介部门招聘启事诱人,但是在收取服务费后推诿敷衍,应聘者往往求职心切,只要能找到工作,且被骗钱财金额不大,也就自认倒霉了。专家提醒,对于先让交报名费、培训费的招工条件,要提高警惕。 ——临时租用办公场所办公。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旗号,以丰厚待遇条件为诱饵,骗得多人上当交纳一定的报名费后携款逃之夭夭。专家提醒求职者,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 ——网络设好陷阱要求转账。一些网络骗子编织各种美丽的招聘陷阱,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的账户以达到诈骗目的。专家提醒,不要被那些诱人的待遇和薪水所迷惑,更不要贸然向招工者所提供的银行账号汇钱。 ——吹嘘有关系要求钱财疏通。诈骗分子吹嘘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以通过“关系”帮事主找到“好”工作,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当事主交钱后,骗子要么逃之夭夭不见踪迹,要么工作遥遥无期。 ——群发招工信息骗取费用。骗子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心理,通过手机群发招工信息的形式,等待受骗者上钩。如果求职者打电话过去咨询,往往被要求交报名费、押金等。专家提醒,正规的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一般不会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 ——监控面试要求收取押金。不法分子假装要对应聘者进行“面试”,后又说不用面试了,已通过监控录像进行暗中“面试”,过几天就可以上班。但是要事主先交纳押金和体检费。专家提醒,对于声称通过所谓“监控面试”的要格外提高警惕。 ——通过“男女公关”连环行骗。诈骗团伙成员通常会描绘一通日赚斗金的“美好前景”,等对方心动了,这伙人就会要求应聘者先交百元到千元不等的“报名费”。专家提醒,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下馅饼。务工人员在遇到有高报酬、优厚条件的工作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防被骗。 |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邓州市政府招商设陷阱 一外地女商被骗780万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