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脸进小区,真有必要吗?(2)
使用了半年多,居民们蛮喜欢。“一开始外来人员很多,进进出出也不安全,有了这个,基本上都是咱们的居民,小区也安全的。” “其实去年我们在做小区改造的时候,就已经开展了智慧安防系统升级。”文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斌告诉钱报记者,疫情来了,系统临时做了升级优化。针对疫情期间有戴口罩的需求,系统截取了眼睛以上的面部特征做了统计。居民们不用摘口罩,也可以刷脸进出。 当初,小区600多户1200多人的人脸采集工作就花了蛮多工夫,大部分人也挺配合。但也有年轻的居民提出疑问:虽然人脸识别解放了双手,但是我们的个人数据是不是得不到保障? 下城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工作人员解释,这套系统的安全级别很高。“我们采集来的数据,都会进入政府的资源数据库,刷脸之后,数据传输到后台,会和资源数据库里的数据做对比,识别之后给出指令。”他表示,这套人脸识别系统有别于外界商用的系统,资源数据库是保密的,也会保证数据安全的隐私。 据了解,目前下城区政府出面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的小区就流水北苑一个试点。 要重视 人脸识别应用的规范 “南方都市报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在近期发布了两份关于人脸识别应用场景观察和公众调研报告,报告基于2万余份问卷调查。 其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人脸识别技术本身持认可态度,但已经普遍意识到“推广应用时仍需注意风险,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报告还显示,有30.86%的受访者称自己已经因为人脸信息泄露、滥用遭受损失或者隐私被侵犯;其中高达82.7%的受访者表示关心过个人的人脸原始信息(如照片)是否会被收集方保留和如何被处理;有64.39%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被滥用的趋势,其中,学历越高越认为人脸技术有被滥用趋势。 在规范人脸识别应用的问题上,受访的七成公众认为“政府应加强相关立法,为企业划定准则和底线”,70.49% 的受访者认为应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60.72% 的受访者认为要加强相关立法,还有44.7%的受访者认为应限制人脸识别的使用场景。(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人社部公布二〇一九年涉嫌恶意欠薪犯罪十大案件 12-08
- 吉林省七部门合力整治欠薪 08-03
- 国家信访局公布一批典型信访事项督查情况 聚焦矛盾化解攻坚 11-21
- 电信诈骗呈七大特征:交易诈骗最为高发 90后被骗概率高 08-07
- 吉林检察机关零距离倾听企业家意见 08-22
- 南京出台损害赔偿规定 加强对长江等生态环境保护 04-08
- “牙签弩”引悲剧 代表建议修法降低民事维权门槛 07-27
- 江西:九部门联合整治“砂霸”及“保护伞” 04-25
- 联合国秘书长对老挝水电站溃坝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表示悲伤 07-25
- 持续多年的违法排污问题得到根治 11-24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