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上监管,用上新科技
无人机高空探测、电子巡航系统实时监控—— 水上监管,用上新科技 核心阅读 湖北拥有长江岸线1061公里,是长江干线流经最长的省份,省内设水生生物保护区83个,执法监管责任重大。 今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已实现全面禁捕。今年以来,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案件呈现哪些新特点?执法监管部门面临哪些新挑战? 不久前,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三级公安机关和洪湖保护区联合开展针对非法捕捞水产品的专项清查行动。行动如何展开?记者跟随执法船只,蹲守在长江中游北岸的湖北省第一大湖——洪湖上…… 多部门协作,不断完善打击非法捕捞机制 “今天晚上会不会没人下湖了?” “不着急,再等等看。” 厚厚的云层遮住了星光,湖面平静,只听得见风吹水草的窸窣响动。晚上11时许,洪湖市滨湖街道洪湖村水域附近,几名民警在蹲守。 凌晨两点半左右,突然响起渔船发动机的声音,但湖面依旧一片漆黑。“估计有船进湖了,没打灯,咱们先按兵不动,等一会儿抓现行。”滨湖派出所民警刘传文悄声说。一个多小时后,靠岸的两条渔船被逮个正着。 记者看到,在查获的细密网兜里,有一些鳝鱼、泥鳅、小鱼小虾。“别看渔获物数量不多,这种捕捞对洪湖野生鱼种的繁殖危害却很大。”螺山镇派出所所长吕波说,这种作案工具叫地笼,尼龙网眼密度非常高,俗称“绝户网”,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渔具。“禁渔区域、禁渔期内,又使用了禁用工具,已经涉嫌触犯刑法和渔业法。”湖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食药侦支队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朱俊峰介绍,行动当天,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会同省农业农村厅执法总队根据群众举报线索,组织50余名执法人员通过全线清查、彻夜蹲守,一举破获5起非法捕捞案件。 湖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食药侦支队支队长郭恒杰介绍,早在2016年,湖北就建立了渔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今年以来,部门协作打击非法捕捞机制进一步完善。今年7月,湖北省公安厅启动为期3年的严打专项行动;今年8月,湖北省公安厅、农业农村厅会同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启动湖北省长江流域非法捕捞高发水域首轮同步巡查执法行动,遏制重点水域非法捕捞多发高发态势。据统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湖北省共破获非法捕捞等刑事案件超500起。 运用科技手段,让非法捕捞无处遁形 7月28日20时许,武汉市黄陂区武湖边的草丛深处,一名非法捕鱼者趁着夜色向岸边摸索。虽然现场天色昏暗,但红外热成像系统中出现的黄色斑块已将违法人员的身影锁定。 8月5日9时42分,正值班的武汉东湖风景区公安分局水上派出所辅警汪阳接到大数据平台预警:有人在东湖岸边下地笼非法捕捞。汪阳立即将该信息报送给值班民警,并着手查看相关区域的监控设备。9时45分左右,民警已驾驶快艇到达事发现场。 “江面巡查、现场蹲守抓现行等传统打击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警务的变化。”武汉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局加大沿江视频监控建设力度,对沿江AR高点视频专门编组,实现24小时监控;同时,在非法捕捞重点水域布建雷达、红外线监控等智能设备,实现水域人、船、物和水文信息等关键要素“全管控”;此外,通过“电子巡航系统”、无人机高空探测、红外识别等技术,及时掌握非法捕捞船只动向,实现多维度风险预警。 在此基础上,武汉公安进一步加强同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的协调联动,建立起打击非法捕捞犯罪信息化平台。通过平台,不仅能了解武汉全市渔民、渔船、餐饮场所、涉渔警情等20多项信息,还能实时查看全市各水域视频监控画面并进行预警。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湖南省汨罗市一餐馆发生爆炸已导致34人受伤
- 下一篇:如何畅通快递配送最后几百米?
相关阅读:
- 北京迎首个清明祭扫高峰 222处祭扫点两天接待129万人次 04-01
- 软件抢票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便利背后也有代价 01-14
- 初三起中东部气温骤降 长江以北雨雪增多 02-06
- 打各种旗号诱骗他人 警惕“民族资产解冻”骗局 08-22
- 6月份全国彩票销售同比增长73.2% 07-31
- 高德地图与中国公路学会共建联合实验室探索未来智能交通 12-07
- [人民日报]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08-13
- 京张高铁"滑雪专列"禁带超规雪具上车 铁路部门回应 11-19
- 不法客户端存在安全隐患 聊着聊着,为啥信息就被盗走了 05-27
- 黑龙江:检法两长同庭履职参与审判重大刑事案件 12-24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