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青报]靠他人论文骗奖 顶格处罚才能直击痛处(2)
| 
			 一个国家的兴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少不了法治的护航。任由那些剽窃他人科研成果者肆意妄为,损害的不仅是劳动者的智慧创造,更会败坏科研创新土壤,贻害无穷。既然法律明确了调查程序、处罚标准,就应当把这些措施用足,刺痛那些“河边湿鞋者”。如此,丑闻才会绝迹。(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