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桦甸:走好脱贫致富路 催开百姓幸福花(2)

2018-07-06 15:58来源:吉林日报浏览:手机版

  当记者来到该中心,看到展销大厅人气旺盛,供销两旺,这是桦甸市委、市政府为了推广扶贫产品,为贫困村、贫困户免费搭建的营销交易平台,在这里,扶贫产品被冠上了官方认可的“隐形标签”,既提高了产品的可信度、知名度,又扩大了销路,增加了销量,受到贫困户和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这个占地面积120平方米的展销中心,目前由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代为销售管理,进驻中心的扶贫产品均要经过桦甸市扶贫办、金牛牧业等扶贫企业认证和质量把关。近两年,随着桦甸市整乡整村推进的项目越来越多,一批又一批贫困村优质特色农产品不断涌现:横道河子乡地局子村的手工粉条、公吉乡大肚川村的黑木耳、明田中草药、兴合水稻、白桦林食品……28家合作社的40种产品都摆上了该中心的货架,产品供不应求。
  眼下,每天都有新鲜农副产品从十里八村运往这里,遇上大的订单,中心还负责帮助对接,促成合作,近几个月来,该中心就成功促成桦甸市边外水稻种植合作社的8单大买卖,销售额20逾万元,不久前,一位广州客户一次性就定了8吨“边外”大米,每斤8元,一单就是十多万元。
  今后,桦甸市计划将展销中心开到吉林市,并打造桦甸优质品牌,真正把贫困户引向创业致富路。
  夯实基础设施 畅通扶贫之路
  脱贫工作不能耽误在村路上,桦甸市超前谋划,加紧落实,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表上,把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障碍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瓶颈”。一直以来,桦甸市为打通这一“瓶颈”,多方筹措资金,共启动农村道路、河道治理、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扶贫基础设施项目251个,累计投入1.71亿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今年,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桦甸市整合农业、交通、发改、水利等各部门资源,融资2.5亿元,重点围绕交通出行、电力保障、安全饮水、村容村貌等方面,谋划启动了127个扶贫基础设施项目,让乡村“硬件”设施整体提升,极大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不仅如此,桦甸市还着力实施教育扶贫、医疗救助、商业保险救助等扶贫措施,全面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眼下,政府为全市贫困人口购买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住院津贴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极大地降低了贫困人口因病、因灾返贫的风险。在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能力上,桦甸市把低保标准提高到3800元,占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
  经过不懈努力,到2017年年底,该市77%的贫困户实现脱贫,预计到2019年末,该市的在册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下一步,桦甸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将与“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进行,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看到有更多的贫困村变成富裕村。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