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艺术 >

盛开在雪域高原上的监区文化之花

2018-06-22 14:41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6月2日,“与爱同行——安徽黄丝带帮教行动大型公益晚会”在安徽电视台播出,晚会现场,安徽电视台知名节目主持人任良韵讲述了的“黄丝带”故事,立刻把现场观众带进了一个爱的空间。
  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美国,讲述一名刑满释放人员回家的故事:一辆行驶的长途车上,坐着一位沉默不语的男子,在同车游客的询问下终于开了口。原来,他刚从监狱出来,释放前曾写信给妻子。如果妻子还爱着他,愿意接纳他,就在镇口的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如果他到家门口时没有看到黄丝带,他就会随车而去,永远不会去打扰她……当汽车到达目的地,他闭上眼睛不敢睁开。就在这时,车上的所有乘客爆发出了欢呼声,他心情忐忑地睁开眼睛,远远望去,镇口的老橡树上挂满了黄丝带。在欢呼声中,他们一家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这条寓意“欢迎被囚禁的人重获自由”的黄丝带,代表着接纳、宽容、爱心和感恩,成为人们期待亲人平安归来的标识。
  2014年以来,民盟安徽省委与安徽省司法厅合作创建“黄丝带帮教行动”,赋予“黄丝带”更为深刻的内涵。4年来,安徽黄丝带帮教行动组织志愿者5900多人次,向服刑人员、戒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开展帮扶、教育、救治等社会帮教活动670多场次,惠及特殊人群7.3万人,“黄丝带”在他们心中温暖且幸福地飘扬着。民盟安徽省委副主委、省司法厅副厅长夏月星说,黄丝带帮教行动依托司法行政系统帮教平台,充分发挥了民盟在文化、教育、科技、医卫、法律等领域的界别优势和盟员的专业优势,构建起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特殊人群关怀帮扶体系,推动社会帮教工作迈上新台阶,打造出社会帮教的“安徽品牌”。
志愿者情染黄丝带
  “亲爱的妈妈,您现在还好吗?听说,天堂里也有高楼大厦,车来车往,这些都是真的吗?望着窗外的高墙、电网,妈妈,女儿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您,想起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挥霍着您连看病都舍不得花的救命钱,妈妈,女儿错了,天堂里的您能原谅女儿吗?”晚会现场一位服刑人员所写的《写给天堂里妈妈的一封信》,经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民警姚园园深情演绎,现场观众纷纷留下了热泪。
  他们为至死不愿放弃失足女儿的这位母亲而感动,为监狱想尽办法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无私奉献而感动,为社会接力帮教的真诚付出而感动。
  在黄丝带帮教行动感召下,这样的故事有很多。
  2014年安徽黄丝带帮教行动启动,迅速在全省16个地市全面推开,并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黄丝带志愿者队伍。黄丝带志愿者用爱心、真情舞动着黄丝带,为那些特殊人群带去涓涓暖流,点燃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的希望和勇气,指引他们重树信心、积极改造、迷途知返、感恩社会。
  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退休干部张景兰是这群黄丝带志愿者中最让人感动的人之一。自退休到现在20年,她不嫌脏、不嫌苦、不嫌累,靠拾废品换来的微薄收入和自己日常省吃俭用的积蓄,累计捐助了几十名家庭贫困服刑人员子女上学。她的善举不仅解决了服刑人员的后顾之忧,更极大地感染了服刑人员的心灵。
  张景兰来到了晚会现场。当主持人将她请上舞台,现场发出长时间的掌声。
  “我很欣慰,很多服刑人员都喊我‘张妈妈’。这样喊我,说明他们已懂得感恩。”张景兰说,自己经常去蜀山监狱帮教服刑人员,给他们讲自己从垃圾里捡废品的事,讲与资助的服刑人员孩子之间的故事,“我就是想以真诚的举动震撼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的道德良知,加快自身改造的步伐,将来不再成为危害社会的人。”
  为了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黄丝带帮教行动,彰显志愿者在社会帮教中的重要作用,民盟安徽省委和省司法厅还专门组织成立了黄丝带志愿者队伍,颁发志愿者证书。并组织开展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志愿者服务知识方面的培训,有500余名志愿者参加培训,有效提高了志愿者的帮扶能力。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