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大以来5000多万人摘掉了贫困帽(2)
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金融扶贫……脱贫路上,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等四梁八柱性质的顶层设计逐步完成。 2 转变观念 力拔“穷根” 清晨,井冈山竹林深处的鸟儿刚叫,黄坳乡电商服务站工作人员黄小华便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开业1年多,他为乡里的贫困户寄出1.7万多个土特产包裹,价值160多万元。 如今,井冈山18个乡镇都有这种电商扶贫站点,“前店后村”的电商产业模式带动了全市2446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思路一变天地宽。脱贫攻坚贵在一个“准”字,而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的关键,又在于能否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洛川苹果、赣南脐橙、百色芒果、定西马铃薯……近年来,一大批可复制、接地气、服水土的产业扶贫范例出现,一些适合当地发展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和思路正在形成。 今年4月“撤县设市”的河北省平泉市,境内多山,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村民们世代辛劳,世代贫苦。 “想求变,靠观念。”贫困户没有钱,当地就建立“政府+银行+龙头企业+贫困户+保险”的融资平台,让他们零成本入股农业产业园区。贫困户怕担风险,当地就把产前投资、产中技术和产后销售等高风险环节交给产业园区,让他们只负责无风险的生产管理环节。贫困户居住分散,当地就将乡村社区和农业产业园区建在一起,让他们安心就近就业。 依靠零成本投入、零成本经营、零距离就业的“三零”产业扶贫模式,仅去年1年,平泉就有2.6万多户贫困户摘帽,每户平均增收4万元以上。 在湖北省罗田县,有“政府+市场主体+银行+保险+贫困户”模式;在山西省,有“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思路……一个个产业扶贫模式兴起,肩负着一方贫困百姓追寻的幸福生活。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万千脱贫路汇聚起来,是困难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013年至2016年,中国农村累计脱贫5564万人。2016年底,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4.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冲锋在前 苦干实干 江西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两年前,村干部制作好脱贫攻坚作战图,牢牢钉在墙上。今年2月26日,这片红土地上4000多个贫困户在全国率先摘帽。 黄河滩区,焦裕禄战斗过的河南兰考,3年前,当地领导干部发出“兰考之问”:“守着焦裕禄精神,50年了,为什么兰考贫穷落后仍没有根本改观?”今年3月27日,兰考成为河南首个摘帽的贫困县。 如果说这两个地方有什么脱贫秘诀,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最关键的是冲在第一线的党员干部。他们扑下身子扶真贫,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改变贫苦命运的强大斗志和能量。 云贵高原深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洛万乡秧木村。这里群山环抱,当地人曾自嘲“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是滇桂黔石漠化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 |
- 上一篇:8月份全国农业生产稳定价格企稳
- 下一篇:宁夏全力恢复贺兰山秀美容颜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