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产品“私人定制”能否“定”来食品安全?(2)
业内人士表示,农产品“私人定制”模式实现了农产品从种植到餐桌的直供,缩短了产业链,但同时也弱化了产品检测程序。赵玉敏建议,由于消费者难以辨认农产品是否真正绿色、有机,可通过权威机构认证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 此外,专家表示,涉及农产品“私人定制”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经营者要在质量安全上下工夫,筑牢消费者与经营者间的信任关系。“从消费心理来讲,让农产品销得好,卖出好价钱,最关键的应当还是可追溯体系建设。这才是目前农产品生产、销售的短板所在。”吉林财经大学副教授刘元胜说。(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