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2017-08-04 14:37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8月2日,除草工人在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草籽地中清除杂草。作为青海最大的优良草种生产基地,位于同德县的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今年种植的5万亩草籽即将进入收获季。 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

 

  她叫塞罕坝。

 

  在中国森林分布图上,相对于全国2亿多公顷的森林面积,这112万亩的人工林似乎有些微不足道。

 

  在中国沙化荒漠化分布图上,地处风沙前缘的这一弯绿色,却显得弥足珍贵。

 

  她,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三代人,55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为什么是塞罕坝?

 

  循着绿色的召唤,穿行在她的林海里,从每棵树、每个塞罕坝人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这就是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献,对绿色理念的彻悟和坚守,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和担当。

 

  绿色奇迹

 

  ——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一片“海”的实践证明,以超乎想象的牺牲和意志苦干实干,荒原可以变绿洲,生态环境一定能实现根本性改善

 

  树,在塞罕坝是最平常的东西,也曾是\塞罕坝最稀罕的东西。

 

  从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部驱车向东北方向驶去,进入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在一整片低矮的樟子松林中,远远就能望见一棵落叶松兀自挺立。

 

  20多米高,枝杈密布,主干粗壮,两个人才能合抱起来,树龄已超过200岁。

 

  不知谁悄悄用红布把树干围了起来,树枝上还系着一条条五彩绳,随风飘动。

 

  “这是树神吗?”记者好奇。

 

  “我们叫它功勋树。没有这棵树就没有今天的塞罕坝。”林场党委办公室主任赵云国说。

 

  时间回溯到清朝同治年间,她还是茫茫原始森林中的一棵小树。那时的塞罕坝,物产富饶,牲兽繁育,是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

 

  塞罕坝的命运从那时起遭遇逆转。

 

  清朝晚期,国势渐衰,为弥补国库空虚,同治皇帝宣布开围垦荒。此后,树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

 

  塞罕坝展览馆里,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当年的惨境:光秃秃的山丘,狂风肆虐的沙地,难觅活物……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